和斗斋

笑他白足道人昙,准拟来同弥勒龛。悬肘不须誇印大,折腰归去傲窗南。

久藏还喜有真一,就饮何妨说后三。萍实拾来相对剖,味甜疑是蜜中函。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幽默洒脱,充满生活智慧。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联用两个有趣的对比:先调侃光脚修道的僧人(白足道人)太过清苦,反衬自己更向往弥勒佛那样笑口常开的自在生活。"准拟来同"四个字活灵活现,就像在说"我打算去和弥勒佛做邻居"。

第二联展现傲骨:前句说不需要像官员那样炫耀大印章(悬肘夸印),后句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明宁愿回家对着南窗悠闲度日。两个动作描写(悬肘、折腰)把官场姿态写得很生动。

第三联讲处世哲学:"久藏还喜有真一"像在说珍藏的好酒(暗指真诚的品格),"说后三"可能指酒过三巡后的畅谈。这两句把深沉的道理藏在饮酒闲谈中,显得举重若轻。

最后一联最有画面感:把浮萍果实(萍实)剖开品尝,甜得像蜜糖包裹的礼物。这个日常小景被写得充满惊喜,暗示平凡生活中藏着甜蜜真味。用"疑是"二字传递出发现美好的雀跃心情。

全诗就像用幽默的口吻在说:不必刻意修行,不必追求功名,珍藏本真、享受生活,连最普通的萍实都能吃出蜜糖味。诗人把佛道典故、历史人物都化作轻松谈资,最后落在一颗甜美的果实上,让人读着读着会心一笑。

赵希逢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