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杂兴 其四

不慕功名宇宙间,此身愿与白云闲。
采芝年上枫山顶,垂钓时临鳄水湾。
月落岩前风虎啸,云遮洞口雨龙还。
空林天暗茅斋静,常把柴门日夜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远离尘嚣、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意趣和超脱情怀。

首联"不慕功名宇宙间,此身愿与白云闲"直接点明主旨:不追求世俗功名,只想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这里用"白云"比喻无拘无束的生活,形象生动。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具体场景展现隐居生活: 1. "采芝年上枫山顶":在枫叶满山的季节上山采药,体现与自然亲近 2. "垂钓时临鳄水湾":在鳄鱼出没的水湾安静垂钓,显示随遇而安的心境 3. "月落岩前风虎啸":月夜山岩前听虎啸风声,突出隐居环境的野趣 4. "云遮洞口雨龙还":雨天看云雾笼罩山洞,仿佛有龙出没,充满奇幻色彩

尾联"空林天暗茅斋静,常把柴门日夜关"总结隐居生活的核心:在幽暗空旷的树林中,茅屋安静伫立,柴门常关。这个画面传递出与世隔绝、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全诗用质朴自然的语言,通过采药、钓鱼、听风、观云等日常细节,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超然。诗人将自然景物与生活情趣完美融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诗中"白云闲""柴门关"等意象尤其传神,把抽象的超脱情怀具象化,读来清新自然,余味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