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龙泉寺感怀寄周箌云秦中
陂陁四五里,直西闻寺钟。
入门波涛声,松栝皆天风。
廊庑昼深黑,神鬼虚无中。
不觉衣裳寒,如游星斗宫。
老僧昔持钵,潭上制毒龙。
至今雷雨交,鳞甲疑在空。
故人读书舍,径没蓬蒿丛。
祇余湿薪灶,时见夜火红。
地废犹结赏,事往难追踪。
仰屋发长叹,梦绕东陵东。
入门波涛声,松栝皆天风。
廊庑昼深黑,神鬼虚无中。
不觉衣裳寒,如游星斗宫。
老僧昔持钵,潭上制毒龙。
至今雷雨交,鳞甲疑在空。
故人读书舍,径没蓬蒿丛。
祇余湿薪灶,时见夜火红。
地废犹结赏,事往难追踪。
仰屋发长叹,梦绕东陵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重游龙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怀旧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开头四句写前往寺庙的途中:走过四五里高低不平的山路,远远听到西边传来寺庙的钟声。一进门就听到松树柏树被大风吹动,发出像波涛一样的声音。这里用声音营造出寺庙幽深神秘的氛围。
接着描写寺庙内部:走廊和厢房白天也黑漆漆的,仿佛有看不见的神鬼存在。虽然不觉得冷,但就像置身于布满星辰的天宫。这里通过光影和温度的对比,突出寺庙超凡脱俗的感觉。
然后回忆往事:老和尚当年曾用化缘的钵盂降服潭中的毒龙。现在听到雷雨交加,还仿佛能看到龙鳞在云中闪现。这个传说给寺庙增添了神奇色彩。
最后八句转到现实:朋友的读书小屋已经荒废,被野草淹没,只剩下潮湿的柴灶,偶尔还能看到夜里的火光。虽然地方破败,但依然值得欣赏,只是往事已难追寻。作者仰头叹息,梦里还惦记着东陵(可能指友人所在之地)。
全诗通过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寺庙景象与神话传说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友人离散的惆怅。最打动人的是"湿薪灶"这个细节,既写出破败,又保留着温暖回忆,让怀旧之情显得格外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