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 三月廿一日作
记赩楼阴,垂杨靓、珠幌斜褰晴旭。
酬春心劫迥,有鬘天云子,翠蛾双蹙。
绣沓窗虚,红蕤枕静,偠袅烟如纛。
凭阑沈吟处。
絓残阳一桁,燕雏窥熟。
怅箫局禁寒,笙囊坼绣,自伤幽独。
银虬声断续。
算惟有、梦魂无拘束。
千万恨、雄鸠佻巧,诉尽相思,怕难酬、泪珠盈斛。
燕几歌纹石,奈一夕、锦猧棋覆。
信音隔、蓬莱阙。
携手无计,离合神光如玉。
青禽待通款曲。
酬春心劫迥,有鬘天云子,翠蛾双蹙。
绣沓窗虚,红蕤枕静,偠袅烟如纛。
凭阑沈吟处。
絓残阳一桁,燕雏窥熟。
怅箫局禁寒,笙囊坼绣,自伤幽独。
银虬声断续。
算惟有、梦魂无拘束。
千万恨、雄鸠佻巧,诉尽相思,怕难酬、泪珠盈斛。
燕几歌纹石,奈一夕、锦猧棋覆。
信音隔、蓬莱阙。
携手无计,离合神光如玉。
青禽待通款曲。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相思,情感细腻婉转,像一幅工笔仕女图。
上片(前半部分)用春日美景反衬愁绪: - 开篇描绘阳光下的垂杨柳、珠帘等精致景物,但"酬春心劫迥"暗示女子无心赏春。 - "翠蛾双蹙"直接写她皱眉的样子,窗边的绣花垫、红枕都空着,只有香烟袅袅,突出冷清。 - 她倚栏远望时,夕阳中雏燕已经熟悉了她的身影——暗示她日日在此发呆。
下片(后半部分)直抒胸臆: - 用寒夜箫声、破旧笙囊比喻孤独,说只有梦里能获得自由。 - "雄鸠佻巧"借鸟鸣写相思难诉,泪落成斛(古代容器),夸张表现伤心程度。 - 棋盘翻倒、锦猧(小狗)捣乱等生活细节,暗示心神不宁。 - 结尾幻想与心上人在蓬莱仙境相会,托青鸟(神话中的信使)传情,是无奈中的浪漫寄托。
全词亮点: 1. 通感手法:把"愁"写成可触摸的烟雾("偠袅烟如纛"),把泪写成可量的"斛"。 2. 动静结合:静景(绣枕空置)与动态(燕雏窥视)交替,画面鲜活。 3. 情感递进:从春日闲愁到刻骨相思,最后升华成神话般的期待,层次丰富。
就像看一部古风MV:镜头从明媚春色慢慢推到女子含泪的特写,最后定格在飞向远方的青鸟,留下无限惆怅又唯美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