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雅致的隐居环境,通过对比和意象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北边庭院种满竹子(象征文人风骨),南边山洞却很少栽花(突出自然简朴)。这种布局暗示主人不追求艳丽繁华,更爱竹子的清高与山野的天然。
后两句笔锋一转,引入一个生动画面:在蓝桥西边长满青草的小路上,捡到一块像老虎牙齿的漂亮小石头("璚儿"指美玉般的小石子)。这个意外发现让诗顿时活泼起来——隐居生活并非只有严肃,也有童趣般的惊喜。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竹"和"少栽花"的对比勾勒出主人的生活态度;二是通过捡石头这个日常小确幸,让隐士形象变得可亲可爱。就像现代人既向往田园生活,又会在散步时因发现野果或奇石而开心一样,诗中展现的是充满人情味的诗意栖居。
陈辅
陈辅,字辅之,号南郭子,人称南郭先生,丹阳(今属江苏)人。少负俊才,不事科举。工诗,尝与王安石唱和,苏轼、沈括等亦与之游。有《南郭集》四十卷,已佚;又有《陈辅之诗话》一卷,残。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三。今录诗十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