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的鲜活画卷,用日常可见的景物传递出宁静而蓬勃的生机。
开篇用"香红眩眼"形容野菜花盛开的热闹景象,像一块鲜艳的扎染布料。诗人拄着竹杖漫步田埂,暗示这是一次悠闲的春日踏青。接着用"桑眼蟆含"这个俏皮的比喻,说桑树新芽像被青蛙含在嘴里的小青雷,既写出嫩芽的形态,又暗藏春天蓄势待发的生命力。
麦田的描写更显精妙,"麦须蝦磔"把麦芒比作虾须般细长轻盈,一个"翠"字点出阳光下麦浪的透亮感。午后风中的油菜花、倒映绿水的秧田,这些平视视角的景物共同构成春日田野的基础色调。
最后两句突然拉高视角:斑鸠掠过带雨的树林,烟雨初晴时柳枝在风中舒展。这里用"弄"字赋予柳树灵性,仿佛它在主动撩拨晴光,把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起来。全诗就像一组移动的田园镜头,从特写到全景,让读者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和万物生长的律动。
陈希声
陈希声,义乌(今属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五十名,署名元长卿;又为第五十一名,署名闻人伯仲。事见《月泉吟社诗》。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