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后戏赠故人(《宋诗拾遗》作得裴晋公午桥庄)

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馀。
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口吻,描写了一位退休高官满足自在的生活状态。

前两句"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馀"是说:如今在午桥这个地方拥有了像唐代名相裴度(晋公)那样的宅院,整日与花草竹林、云雾烟霞为伴,生活充满闲情逸致。这里用历史名人裴度的豪宅作比,暗示主人身份不凡。

后两句"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是自述:我这个白头老翁(师亮自称)已经心满意足了,这辈子四次进入最高权力机构(两府指中书省和枢密院),担任过九个部的尚书。通过列举辉煌的仕途经历,与眼前悠闲的退休生活形成有趣对比。

全诗妙在:
1. 用"戏赠"的轻松语气,把常人眼中的显赫功名说得像闲话家常
2. "心已足"三字道出看透功名的豁达
3. 数字"四登""九尚书"的夸张列举,带着几分自豪的调侃
4. 将历史典故与现实生活自然融合,展现文人雅趣

诗人通过退休后的小院生活,传递出"功成名就后归于平淡"的人生智慧,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严肃的致仕主题变得生动有趣。

张齐贤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史称其“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张齐贤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