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宋颂九首 其一 金陵》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诗,用金陵(今南京)的地理形势来暗喻某些割据势力的危险心态。
前两句"金陵峨峨,长江万里"描绘了南京城高耸、长江壮阔的雄伟景象,这是实写南京的地理优势。但接下来笔锋一转,用"蛇豕"(毒蛇野猪)比喻盘踞在此的割据势力,质问"谁让你们在这里筑巢养寇?"。
"天险"两句说得很明白:长江天险不是用来搞分裂的,别以为有地理优势就能为所欲为。最后两句直接警告:不顺从朝廷、不守臣子本分,竟敢对抗天子,这是大逆不道。
全诗最妙的是用"蛇豕"这个比喻,把割据者比作害人的野兽,既形象又充满蔑视。诗人通过质问和警告的语气,表达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强烈立场。虽然写的是金陵,但实际是在警示所有企图割据的势力:别仗着有点地理优势就想闹独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