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腴 咏稷园五色鹦鹉
诞生南越,傍上林、聪明宠被椒房。
烟锁瀛洲,血濡金井,贞元变局能祥。
梦醒断肠。
听管弦、凝碧槐黄。
阅兴亡。
老却闲身,整衣还是旧时妆。
休忆月明宫事,算江山浩劫,尚剩余粮。
词客含情,才人分赋,伶俜忍历繁霜。
画栏晚凉。
望蛎墙、犹踠垂杨。
背西风、孤影吞声,素心迟暮伤。
烟锁瀛洲,血濡金井,贞元变局能祥。
梦醒断肠。
听管弦、凝碧槐黄。
阅兴亡。
老却闲身,整衣还是旧时妆。
休忆月明宫事,算江山浩劫,尚剩余粮。
词客含情,才人分赋,伶俜忍历繁霜。
画栏晚凉。
望蛎墙、犹踠垂杨。
背西风、孤影吞声,素心迟暮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词借一只五色鹦鹉的视角,道出了朝代更替的沧桑之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鹦鹉的传奇身世
开篇用"南越""上林"点明这只鹦鹉来自南方,曾是宫廷宠儿。"椒房"指后妃居所,暗示它见证过皇室繁华。但"血濡金井"等句突然转向政变惨状,就像电影镜头从华美宫殿切换到血腥政变现场。
2. 历史的见证者
中段"听管弦、凝碧槐黄"像老唱片机播放着往昔乐曲,而"阅兴亡"三字突然把时间拉长——这只鹦鹉竟成了跨越朝代的历史见证人。最动人的是"整衣还是旧时妆",就像老人始终穿着年轻时的衣服,守着逝去的荣光。
3. 文人的精神寄托
后半段"词客含情"等句揭示真相:表面写鹦鹉,实则是文人自喻。"孤影吞声"四个字尤其传神,把知识分子在乱世中不敢直言、只能借物抒怀的处境,化作黄昏里一个沉默的背影。
全词妙在将大历史压缩在小动物身上,就像通过一枚宫廷玉佩的流转,折射整个时代的兴衰。最后"素心迟暮伤"的感叹,既是鹦鹉的,也是所有经历沧桑者的共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