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正月十八日书事 其三

仿佛黄头饿,随身无一簪。
苦依幽室冷,愁恋画堂深。
七尺珊瑚树,千丛珠玉林。
粉侯仍赐宅,故第不堪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魄贵族的生活困境,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表达了深沉的哀愁。

前四句写现实窘境:主人公像饿得发慌的乞丐("黄头"代指乞丐),身上连一根发簪都没有,只能蜷缩在阴冷破旧的屋子里,却依然怀念着曾经豪华的宅院。"苦依"和"愁恋"两个词,生动表现出他对过去富贵生活的眷恋与不甘。

后四句突然转入对往昔的回忆:曾经家里摆着七尺高的珊瑚树(极珍贵的装饰品),庭院里种满珠玉般的花木(夸张手法显示奢华),作为皇亲国戚("粉侯"指驸马)还获赐豪宅。但结尾"故第不堪寻"猛地拉回现实——这些辉煌都已无处寻觅,只剩满心凄凉。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用"珊瑚树""珠玉林"的璀璨反衬"无一簪"的寒酸,用"画堂"的温暖对照"幽室"的阴冷。这种巨大反差让人真切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以及繁华幻灭后的痛苦。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意象都在诉说"失去"的痛楚,让读者自然体会到人世沧桑的悲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