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十咏·习射亭

危亭当旅进,飞镝共星鸣。
才奏蘋蘩节,空闻霹雳声。
泽宫期并胜,相圃忆偕行。
敏手无虚发,由来已鹄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射箭比赛的场景,充满动感和竞技精神。

前两句写射箭亭上,选手们依次上前比赛,箭矢破空的声音像流星划过般清脆。"危亭"指高耸的射箭亭,"旅进"是依次前进的意思。这里用流星比喻箭声,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比赛过程:刚摆好祭祀用的香草(蘋蘩),就听到箭矢破空的霹雳声;选手们在训练场(泽宫)较量,让人想起曾经一起练习的时光。通过"霹雳声"这个比喻,让人仿佛听到箭矢离弦时的爆裂声。

最后两句赞美神箭手的技术:手法敏捷的选手箭无虚发,每次都能正中靶心(鹄的)。"鹄平"指箭靶的中心被射得平平的,说明每箭都命中靶心。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星鸣、霹雳声)和形象的描写,把静态的射箭比赛写得充满动感。诗中既有对比赛现场的描绘,又有对往日训练的回味,最后落脚在对精湛箭术的赞美,层次分明,画面感强。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把射箭这项古老运动的力与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宁参

宁参,仁宗天圣间以将仕郎为白水县尉兼主簿、权知县事。事见清乾隆《白水县志》卷四《重修同州白水县狱记》。今录诗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