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

师之一字太孤危,文□□无作者知。
不领韶阳提起处,且从默处认残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禅宗修行中的一种困境和领悟。

第一句"师之一字太孤危":师父这个身份其实很孤独危险。这里的"师"可以理解为禅宗师父,他们要引导弟子开悟,但真正的觉悟无法用语言传授,所以这个角色很艰难。

第二句"文□□无作者知":文字和语言(这里缺两字)无法表达真正的禅意。禅宗认为真理超越文字,写再多文章也没用。

第三四句讲修行方法:如果不理解前辈大师(韶阳指禅宗祖师)教导的真谛,那就试着在静默中(默处)去体会那些残缺不全的启示(残碑)。就像看一块破损的古碑,虽然字迹模糊,但静心体会仍能有所感悟。

全诗核心是说:禅宗的真谛无法通过常规学习获得,师父也很难用语言传授。最好的办法是放下执着,在静默中用心体会那些不完整的、看似破碎的启示。就像考古学家研究残碑,禅修者也要从生活的碎片中寻找智慧。

这种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有时候过度追求明确答案反而得不到真知,适当保持沉默和开放的心态,反而能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智慧。

释文礼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