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即景

小亭扫芳径,幽鸟语初暖。
坐攲阶草柔,行避径条短。
水光与花影,历历明不乱。
疾风忽翻林,落红半池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小亭边的宁静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

前四句写的是诗人在小亭边的活动:打扫落花小径,听见鸟儿在初暖时节鸣叫。他时而斜坐在柔软的台阶草甸上,时而漫步时注意避开低垂的枝条。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闲适的时光。

五六句突然将镜头拉远,展现水面倒映着清晰的花影,阳光下水光粼粼,花影分明,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用"历历明不乱"形容景物清晰有序,暗示诗人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突然刮起的风吹动树林,花瓣纷纷落入池中。这个动态描写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但"半池满"的落红又形成新的美景,暗示自然变化带来的另一种美。

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将静态与动态、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春意盎然的小亭边。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