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小隐得草字
金谷繁华世称好,西风一夜凋零早。
上蔡威权逼穹昊,东门黄犬嗟难保。
卓哉罗君契兹道,名利场中迹如扫。
石室巢云事幽讨,一榻清风小蓬岛。
有时豪吟豁襟抱,山中万物经品藻。
有时花前独倾倒,陶然一任韶光老。
我昔躬耕南亩稻,心与乾坤同浩浩。
年来苦被微名恼,玄发无情欲成缟。
野马何年脱尘皂,同向云中拾瑶草。
上蔡威权逼穹昊,东门黄犬嗟难保。
卓哉罗君契兹道,名利场中迹如扫。
石室巢云事幽讨,一榻清风小蓬岛。
有时豪吟豁襟抱,山中万物经品藻。
有时花前独倾倒,陶然一任韶光老。
我昔躬耕南亩稻,心与乾坤同浩浩。
年来苦被微名恼,玄发无情欲成缟。
野马何年脱尘皂,同向云中拾瑶草。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繁华与隐逸生活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由山居的向往。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前四句用历史典故展现世俗荣华的脆弱。用西晋首富石崇的金谷园一夜凋零、秦朝宰相李斯临刑前怀念牵黄犬打猎的典故,说明富贵权势终将消散,甚至带来灾祸。
中间六句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通过"罗君"(隐士形象)在石室中观云、吟诗、赏花的闲适画面,展现了一种远离名利、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小蓬岛"的比喻更突出了这种生活的美好。
最后六句转向自我剖白。作者回忆曾经躬耕南亩时心胸开阔,但近年却被虚名所困,黑发变白。结尾用"野马"(喻尘世欲望)和"瑶草"(仙草)的意象,表达渴望摆脱世俗、与志同道合者共寻理想境界的愿望。
全诗语言质朴但意境深远,通过历史教训、理想图景和现实困扰的层层对比,传递出"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核心思想。诗中"一榻清风""陶然一任韶光老"等句尤其生动,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山居生活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