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郎佩刀歌

戈郎佩刀如白雪,剸割多年无缺折。
佩之绣带双红绦,小尾春鹇光皎洁。
今朝忽下清冷水,锦石秋沙平若砥。
霍霍微闻咽水声,苍云已向波间起。
风胡不可逢,薛烛多蒙蒙。
金塘浮动红芙蓉,谁知为剑为蛟龙。
断发吹毛千古技,殷血牛蹄何足计。
腕下应无细碎仇,眼中只识春坊字。
天风忽闻耶溪铜,鼓韝跃冶非神工。
鬼母夜泣孤生蓬,丰城之气如长虹。
刀兮刀兮秉姿虽小龙性在,终恐高飞倚天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名为"戈郎"的宝刀,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它的神异与不凡。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写宝刀的形貌与磨刀场景。开篇用"如白雪"形容刀刃的寒光凛冽,"无缺折"说明它历经岁月仍锋利如初。刀鞘装饰着红丝带和鹇鸟羽毛,华美精致。接着描写磨刀场景:在清澈的水边,刀刃划过磨石发出霍霍声响,水汽升腾如苍云,画面充满动感。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用典故烘托宝刀的神奇。提到古代铸剑大师风胡子、相剑师薛烛,但说他们都已难寻,暗指这把刀超越凡品。"红芙蓉"比喻刀光如花,"为剑为蛟龙"说它既能当宝剑又能化龙,充满神话色彩。"断发吹毛"形容其锋利,"殷血牛蹄"则说普通杀戮对它而言不值一提。

第三部分(后八句)升华主题,预言宝刀终将不凡。用"耶溪铜"(古代名剑材料)和"丰城剑气"(典出宝剑化龙的传说)暗示这把刀注定要像神剑一样冲天而起,即使现在看似普通("秉姿虽小"),但终将"高飞倚天",成为绝世神兵。

全诗通过现实描写与神话想象的交织,把一件兵器写得气韵生动。诗人不仅赞美刀的锋利华美,更借物言志,表达了对非凡才能终将脱颖而出的信念。诗中磨刀的场景描写尤为精彩,水声、刀光、雾气构成一幅动态画面,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宝刀出鞘的震撼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