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五首 其五
清门娣姒,周蚤寡行年,四十有四。张姒年才三十六,有妾廉姬廿岁。
三女随肩,笔状砚匣,听讲周难旨。琐窗灯火,幽闲贞静如此。
更有蚤寡之姑,适于黄者,携女归相倚。女亦聪明分砚席,惠性兰心无二。
孟慕神仙,仲矜义烈,笑问黄家妹。妹云毋泥,得时皆可为耳。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书香门第中几位女性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展现了她们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雅志趣的精神世界。
上阕开篇介绍了家庭背景:周家有位守寡多年的妇人(周蚤寡),已经44岁;张家有位36岁的妇人(张姒),还有位20岁的小妾廉姬。三位女子带着笔墨纸砚,一起听讲《周易》的深奥道理。夜晚的灯火映照着雕花窗户,展现出她们娴静优雅的生活状态。
下阕写到还有位早年守寡的姑姑(蚤寡之姑),带着女儿回娘家同住。这个女儿天资聪颖,也加入读书行列。三位女子性格各异:大女儿向往神仙生活,二女儿崇尚忠义气节,她们打趣地问小女儿(黄家妹)的想法。小女儿的回答很通透:"不必拘泥于某种追求,只要时机合适,任何理想都可以实现。"
全词通过女性读书会的日常场景,展现了古代知识女性在礼教约束下依然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追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词中不同年龄、身份的女性(正妻、小妾、女儿)都能平等地探讨学问,小女儿"得时皆可为"的回答更体现出超越时代的开明思想。灯火窗影中的读书画面,打破了人们对古代女性生活的刻板印象。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