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登大观楼

春晴惟七日,登眺兴应饶。
残白留梅萼,新青到柳条。
水光侵绮席,楼势逼丹霄。
正好寻诗景,重来不费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登高望远的惬意心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鲜活感受。

前两句"春晴惟七日,登眺兴应饶"是说:连续晴朗的初春天气让人特别想登高远望。这里用"七日"强调好天气的珍贵,暗示诗人迫不及待要出门游玩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眼前美景:梅花枝头还留着残雪("残白留梅萼"),柳条已经冒出嫩绿的新芽("新青到柳条")。阳光下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要漫到楼台的坐席上("水光侵绮席"),而高耸的楼阁几乎要触到红霞漫天的云霄("楼势逼丹霄")。这些描写既有色彩对比(白梅与青柳),又有空间层次(水面与高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正好寻诗景,重来不费招"是点睛之笔:这样美好的景色正是作诗的好素材,下次再来都不用别人邀请。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也透露出文人雅士以诗会友的生活情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像用文字勾勒的春日水彩画。通过梅花、柳条、水光、楼阁这些典型意象,把初春的生机勃勃和登高的畅快感受完美融合,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