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月有所思

白颢应潜运,朱明时浸沉。
回飙释炎溽,虚堂延夕阴。
帘透云光薄,池涵苔色深。
萤火穿野蒿,床下莎鸡吟。
如何袗絺子,伫受凉气侵。
素月出东岭,飞轮迥自撍。
金波没远汉,翠霭掩修林。
茂篁无疏影,栖鸟有骇音。
泠泠鉴冰簟,悠悠涤子襟。
玩兹不成寐,兀坐思难任。
北牖湛清酤,东窗开玉琴。
不惜断琴弦,但恐伤琴心。
伤心在何处,宛在沧江浔。
劳我伐木意,丛桂祗萧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赏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开篇描写了夏夜的自然变化:白色的雾气悄悄弥漫,暑气逐渐消散,凉风吹走了闷热,空荡的堂屋迎来了夜晚的阴凉。诗人观察到薄云透出微光,池塘边的青苔显得格外幽深,萤火虫在野草丛中穿梭,床下的蟋蟀在鸣叫。

接着诗人描写了月亮升起的美景: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像飞轮般高悬天际。月光洒在远处的河面上,雾气笼罩着树林。茂密的竹林没有一丝缝隙,栖息的小鸟被惊动发出叫声。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清凉的月光像冰凉的竹席,洗涤着他的衣襟。他静坐赏月,难以入睡,思绪万千。最后诗人提到自己无心弹琴,因为担心琴声会触动内心的伤感。这种伤感来自远方江畔的思念,就像《诗经》中伐木求友的典故,暗示着对知音的渴望。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夏夜月色的清幽之美,同时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但恐伤琴心"的句子,特别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