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甚一片、愁烟梦雨。
刚送春归,又催人去。
鸥外帆孤,东风吹泪坠南浦。
画廊携手,是那日销魂处。
茜雪尚吹香,忍负了、娇红庭宇。
延伫。
怅柳边初月,又上一痕眉妩。
当初见惯,只道是、寻常歌舞。
念别来、叶叶春衣,已减了、香尘非故。
恁短烛低篷,独自拥衾愁语。
刚送春归,又催人去。
鸥外帆孤,东风吹泪坠南浦。
画廊携手,是那日销魂处。
茜雪尚吹香,忍负了、娇红庭宇。
延伫。
怅柳边初月,又上一痕眉妩。
当初见惯,只道是、寻常歌舞。
念别来、叶叶春衣,已减了、香尘非故。
恁短烛低篷,独自拥衾愁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离别,像一部唯美的伤感电影。开篇就用"愁烟梦雨"营造出朦胧忧郁的氛围——刚送走春天,又要送走心上人,双重的离别让人格外难受。
"鸥外帆孤"这个画面特别动人:白鸥飞过,孤帆远去,东风把眼泪吹落在送别的南浦码头。这里既有实景描写,又暗含"泪眼问花花不语"的深情。词人还记得当初在画廊牵手、在飘着茜草香气的庭院相会的甜蜜时光,可转眼就要面对分离。
下半阕时间跳到黄昏,柳梢挂着新月,像女子忧伤的眉毛。词人后悔当初把相聚当作寻常,直到分别后才懂得珍惜。春衣上还留着她的香气,但人已不在,连衣服都显得空荡荡的。最后镜头定格在夜航的船上:词人守着短烛,裹着被子自言自语,把孤独感推向极致。
全词最妙的是用日常事物承载深情:帆影、柳月、春衣、短烛,这些寻常物件都变成了思念的载体。就像我们现代人看到旧物会想起故人一样,词人用细腻的观察力,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可触摸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