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和文人雅趣的场景,语言清新质朴,读来如沐山风。
前两句"铜官山下白云亭,涧底长松长茯苓"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在铜官山脚的白云亭边,溪涧深处的松树下生长着珍贵的中药茯苓。这里用"长松"和"长茯苓"的叠字,既表现了松树的高大挺拔,又暗示茯苓年深日久的生长过程,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岁月的沉淀。
后两句"传得潘生烧墨法,墨成持赠写丹经"转入人文活动。诗人得到潘生传授的制墨秘法,制成墨后赠予友人用来抄写道家经典。这里的"烧墨法"是古代制墨工艺,"丹经"指道教典籍,两个细节既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又暗含对传统文化技艺的珍视。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份淡泊自然的情怀。诗人不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白云亭、松树、茯苓这些意象,以及制墨赠书的雅事,自然流露出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特别是"持赠"二字,更展现了文人之间以艺会友、惺惺相惜的温暖情谊。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小品,用简练的笔触将山水之乐与人文之雅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古人生活中那份质朴而高雅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