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湖

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闲行湖上路。
东风二月梅花开,香得孤山无著处。
六尺瘦藤双翠屦,眼前物物皆诗具。
被人牵挽出山来,荷衣尽为缁尘污。
世态翻腾不如故,青镜无情又衰暮。
富贵浮云何有哉,一杯且乐闲中趣。
长江浩浩东流注,梦寐孤山飞不去。
若见梅花频寄音,黄金炼出相思句。

现代解析

这首《寄西湖》是一首充满怀旧与感慨的诗,作者通过回忆西湖生活的美好,对比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1. 回忆西湖的美好时光
诗的开头,作者回忆曾经住在西湖边的日子,每天悠闲地在湖边散步。二月春风吹拂,梅花盛开,香气弥漫整个孤山,美得让人沉醉。那时的生活简单而诗意,一根藤杖、一双草鞋,眼前的一草一木都能激发诗情。

2. 被迫离开的无奈
然而,作者被人“牵挽出山”,离开了这片净土。这里的“荷衣”象征高洁的隐士生活,而“缁尘”则代表世俗的污浊。作者感叹,自己的纯真被现实玷污,再也回不到从前。

3. 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时间流逝,世事变幻,人心不如从前单纯。作者对镜自照,发现自己已经衰老,而曾经的追求(比如富贵)如今看来就像浮云一样虚幻。与其追逐名利,不如喝一杯酒,享受闲适的生活乐趣。

4. 对西湖的深深眷恋
尽管身在远方,作者的心却始终留在西湖。长江奔流不息,而他的梦里却总是飞不回孤山。最后,他恳求友人:如果看到梅花,一定要寄信给他,因为他对西湖的思念,就像黄金一样珍贵而纯粹。

这首诗的魅力
它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西湖代表自由、诗意和纯净,而世俗则充满束缚和污浊。作者对西湖的怀念,其实是对简单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梅花、孤山等意象,不仅画面感强,还寄托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无法割舍的情感。读来让人共鸣,尤其是那些曾经拥有美好、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