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江右哲上人
江右山水窟,所产多才贤。
溢为空门秀,一一皆清妍。
向时欣太中,说法龙河壖。
遂令吴下雪,便参老晖禅。
昼飞楚畹墨,夜发升州船。
文庙日有赐,来自冥冥天。
地蒸金银气,海涌云霞鲜。
歆艳谷崖动,参究槌拂捐。
东归住双峨,户屦来后先。
光风流转处,名满越与燕。
哲也继欣出,研坳侵雪肩。
芳丛依苔石,瘦竹穿涧泉。
神闲妙盘礴,思入孤桐弦。
朝阳鸣孤凤,秋空唳饥鸢。
想从闻思脩,六根互相宣。
听者悉说喜,赠章动盈篇。
恨非昌黎伯,乃欲观其颠。
要须三摩地,契悟非言传。
溢为空门秀,一一皆清妍。
向时欣太中,说法龙河壖。
遂令吴下雪,便参老晖禅。
昼飞楚畹墨,夜发升州船。
文庙日有赐,来自冥冥天。
地蒸金银气,海涌云霞鲜。
歆艳谷崖动,参究槌拂捐。
东归住双峨,户屦来后先。
光风流转处,名满越与燕。
哲也继欣出,研坳侵雪肩。
芳丛依苔石,瘦竹穿涧泉。
神闲妙盘礴,思入孤桐弦。
朝阳鸣孤凤,秋空唳饥鸢。
想从闻思脩,六根互相宣。
听者悉说喜,赠章动盈篇。
恨非昌黎伯,乃欲观其颠。
要须三摩地,契悟非言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哲上人的高僧,通过山水、才贤、禅意等意象展现了他的超凡脱俗和深厚修为。
诗的开头赞美江右(今江西一带)是山水宝地,人才辈出,而哲上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精通佛法,曾在龙河畔讲经说法,影响深远,连吴地(今江苏一带)的雪景都仿佛沾染了他的禅意。
接着,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哲上人的生活:白天挥毫泼墨,夜晚乘船远行,仿佛有上天庇佑。江右的山川充满灵气,金银之气蒸腾,云霞绚烂,连山谷都为之动容。哲上人潜心修行,摒弃世俗杂念,最终在东归后声名远播,誉满南北。
诗的后半部分聚焦哲上人本人:他清瘦如竹,神闲气定,思绪如孤桐琴声般悠远。他的讲经如同凤凰鸣叫,又似秋空中饥鹰的啼鸣,引人深思。听众无不欢喜赞叹,纷纷写诗赠予他。诗人自谦不如韩愈(昌黎伯),无法完全领悟哲上人的境界,强调禅意需要亲身感悟,无法用言语完全传达。
全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人物刻画,展现了哲上人的高洁品格和深厚修为,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向往和对哲上人的敬仰。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与禅意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