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人追求"成仙得道"是否真的有意义?
前两句"真人乃非人,大患在有身"直接点破矛盾:所谓"真人"(得道者)已经脱离了人的本质,而人最大的困扰恰恰在于拥有肉体。这里用"大患"二字强烈表达了肉体对人的束缚。
后两句"身灭神亦灭,其人安能神?"用逻辑推理打破幻想:如果肉体消亡后精神也会消失,那还怎么成神呢?诗人用反问语气,实际上否定了长生不老的可能性。
全诗语言极其简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接剖开了道教修仙理论的核心矛盾。诗人用短短20个字就完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论证:肉体是精神的载体,载体毁灭则精神不复存在,因此所谓"成仙"不过是虚妄的幻想。这种直指本质的思考方式,让这首小诗具有了超越时代的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