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曾公的地方官员(临安知府兼浙西制置使)。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描写葬礼场景:灵车(返輤)载着遗体荣归故里,灵堂(帷堂)里人们穿着丧服哭泣。这里用"荣归"二字暗示逝者生前功绩得到了认可。
中间四句是情感抒发:
- "神情如梦叶"说逝者安详的面容像落叶般宁静,但活着的人面对沧海桑田的变化("沧海怅心违")感到无比惆怅。
- "百世功言立"称赞逝者的功业和言论将流传百代,但"千年城郭非"又感叹连坚固的城池也终将湮灭,突出了人生短暂的无奈。
最后两句借古抒怀:用汉代任安的典故(任安是忠臣,这里比喻逝者),说这样的好人本该活着,如今却不得不挥泪送别,表达了极度悲痛的心情。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葬礼场景引发共鸣,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哀伤氛围
2. 通过"落叶""沧海""城郭"等意象,把个人悲痛升华到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3. 结尾用历史人物作比,既赞美逝者品德,又加重了惋惜之情
这种将具体哀思与普遍人生感悟相结合的写法,让诗歌既有真情实感,又具有超越时空的感染力。普通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对逝者的追念,其实也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曾子良
抚州金溪人,字仲材,号平山。度宗咸淳四年进士。知淳安县,清慎自守,时边事已急,乃多方保障,民赖以安。入元,程钜夫以遗逸荐为宪佥,不赴。卒年六十三。有《易杂说》、《咸淳类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