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登楼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淡雅的意境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景:湖边的小楼被薄云环绕,城头传来三更时分的报更鼓声,秋意浓浓。这里用"小云楼"和"漏鼓秋"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氛围。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悟:月光淡淡,最适合写诗;做官清正,反而能体会到幽静之趣。诗人觉得人间路难行,反而离仙境更近;从树梢望出去,天空低垂,仿佛整个宇宙都在浮动。这里"官清有味"是亮点,说明清廉为官反而能获得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用一杯清茶来消除尘世烦恼,此时西风正吹得黄叶沙沙作响。以茶解忧、以景结情,把秋夜的萧瑟与内心的超脱完美结合。
全诗最妙的是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自然融合,既有"月淡""黄叶"的实景,又有"官清有味""宇宙浮"的哲思,在寻常秋夜中写出了不寻常的人生境界。特别是"官清有味"的感悟,打破了传统认为做官就要追求富贵的观念,展现了清廉自守的精神追求。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