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上古时期农业之神后稷教百姓种地的故事,用简单生动的画面传递了深刻道理。
前两句描绘了远古时代的灾难场景:洪水泛滥、天下闹饥荒。这时后稷出现,教会百姓按照春种、夏长、秋收的农时规律耕种。这里"务三时"特别形象,把复杂的农耕规律浓缩成三个关键时段,就像现在说的"不误农时"。
后两句转到后世君王身上,说后来的统治者要想明白创业的艰难,就该去读《诗经》里描写农夫一年劳作的那首《七月》。诗人用"读取"这个动作,把古代经典和现实治国联系起来,暗示治国和种地一样需要脚踏实地。
全诗最妙的是把"洪水饥荒"和"读诗治国"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串联起来,通过后稷这个桥梁,讲透了"民生在勤"的永恒道理。就像现在说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提醒人们不忘根本。诗中用洪水与丰收、艰辛与诗意的对比,让说理变得生动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