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颂九首 其二 汤汤

彼以险守,我以德怀。
王师东来,函谷自开。
蜀虏授首,呼号哀哀。
蜀人鼓舞,与我偕来。

现代解析

这首《宋颂》用对比手法讲了一个"以德服人"的故事,前四句是战略对比:敌人靠天险死守(函谷关),宋朝军队却用仁德感化人心。结果函谷关不攻自破,敌人首领(蜀虏)跪地求饶,而普通百姓(蜀人)反而欢欣鼓舞地归顺。

最妙的是两组声音的对比:敌将的惨叫声(呼号哀哀)和百姓的欢呼声形成强烈反差,就像电影里一边是败军哭嚎,一边是百姓载歌载舞欢迎新统治者的画面。最后"与我偕来"四个字特别生动,仿佛看见蜀地百姓主动跟着宋军走的场景。

全诗核心是说:真正的征服不是靠武力碾压,而是赢得人心。就像现在职场中,用权势压人不如用能力品德服人,对方心服口服才会真心跟随。这种思想放在今天依然很有启发。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