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偶然作 其一
达士感秋风,愁人畏秋雨。
屡夕梦故人,恻恻相慰语。
其声连哀蛩,落叶杂凄楚。
觉来听残更,归魂响林莽。
辗转意渐平,清味回千古。
乃知凉风佳,赖尔涤肺腑。
稍稍动邻钟,饥乌啄檐曙。
著屐杏村来,相从话农圃。
屡夕梦故人,恻恻相慰语。
其声连哀蛩,落叶杂凄楚。
觉来听残更,归魂响林莽。
辗转意渐平,清味回千古。
乃知凉风佳,赖尔涤肺腑。
稍稍动邻钟,饥乌啄檐曙。
著屐杏村来,相从话农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之夜,诗人从感伤到释然的心路历程,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前八句写秋夜愁思:开篇用"达士"和"愁人"两种人生态度的对比,暗示自己正经历着秋愁。连续几晚梦见逝去的故人,梦中夹杂着蟋蟀哀鸣和落叶声,醒来后听到的只有林间风声,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心境转变:诗人在辗转反侧中逐渐平静,体会到秋风带来的清爽能洗涤心灵。这里用"清味回千古"巧妙地将个人感受与历史长河相连,说明这种感悟具有永恒价值。
最后四句写黎明新生:随着邻家钟声响起,饥饿的乌鸦开始啄食,诗人穿上木鞋去杏花村与农人闲话农事。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结尾,暗示着从秋夜愁思中走出,回归朴实生活的过程。
全诗通过"秋风秋雨-梦境-觉醒-黎明"的时间线索,展现了情感从忧郁到平和的完整变化。诗人将个人愁绪放在自然时序中化解,最终在平凡生活中找到慰藉,这种"愁后得悟"的写法很有感染力。诗中"凉风涤肺腑"的比喻尤其精妙,把抽象的心灵净化写得可感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