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傍晚独自归家的场景,充满山林野趣和微妙的心理变化。
开篇"空山四寥寥"用空旷的山野营造出孤独氛围,落日被杂树遮挡,暗示天色已晚。诗人穿着草鞋(蹑属)走在草丛小径上,寒雨增添了赶路的艰辛。
走到楠木杉树丛时,深黑的树影让他突然担心会不会有老虎(休虎指老虎休息的地方),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独行者的紧张心理。最后穿过树林看到涧水反光,隐约听到归家人的说话声,画面顿时温暖起来。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空旷山景推到草丛小径,穿过幽暗树林,最后定格在灯火人家。通过环境变化巧妙传递了从孤寂到安心的情绪转变,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这段夜归旅程。最妙的是"忽忽疑休虎"这个心理描写,任何人走夜路时都会产生这种错觉,非常真实有趣。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