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江边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水落滩声咽,舟移夕照寒"用声音和温度营造出萧瑟氛围。江水退去后,滩头的水声变得低沉哽咽;夕阳下的小船移动,带来阵阵寒意。这里通过听觉和触觉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深秋的凄凉。
中间四句通过动物和自身境遇的对比,展现诗人的孤独。"鱼龙潜泽国,鸿雁度江干"说鱼龙深潜水底,大雁飞越江岸,都有各自的归宿;而"双鬓乾坤老,三秋道路难"则写自己双鬓斑白仍漂泊在外,深秋时节还在艰难跋涉。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无依无靠。
最后两句"浮云烟水晚,何处是平安"是全诗情感的升华。暮色中浮云与烟水交融,诗人望着这景象发出感叹:到底哪里才是平安的归宿呢?这个问句没有答案,却最能引起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看似在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诗人将个人的漂泊感与秋日的萧瑟完美结合,让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份无处安放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