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柳
秋霜一何严,凋此道傍柳。残枝几叶在,其势不得久。
忆昨三春时,濯洗烟雨后。弄姿舞婆娑,劝我一杯酒。
别后遽能几,忽忽成老丑。人生非金石,长短百年寿。
功名与富贵,于身亦何有。古人随物化,今已柳生肘。
我独何为哉,穷年事奔走。长堤隐落月,驻马一回首。
春风柳梢黄,定得西归否。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路边的柳树为引子,通过对比春夏的繁茂和秋冬的凋零,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四句写深秋柳树的惨状:寒霜严酷,柳树枝叶凋零,只剩下几片残叶,眼看就要彻底枯萎。这里用柳树的凋零暗示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四句突然转到回忆春天柳树的美景:春雨过后,柳树清新动人,枝条随风起舞,像是在劝人喝酒享乐。这里用柳树曾经的生机勃勃,反衬现在的衰败。
随后八句是诗人的感慨:没想到转眼间柳树就老朽了,人生不像金石那样永恒,最多不过百年。功名富贵都是过眼云烟,古人早已化为尘土,现在连柳树都老得长出树瘤("柳生肘"指树瘤,比喻衰老)。
最后六句是诗人的自问自答:我为什么还要终年奔波劳碌呢?在月落时分驻足回望,想到春天柳树重新泛黄发芽时,自己能否如愿归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奔波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
全诗通过柳树的四季变化,生动展现了生命盛衰的自然规律,并由此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生命短暂,不必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要懂得适时放下,回归本真。这种对生命的感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