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又带着淡淡哀愁的市井画面,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记录着异乡人的孤独与世事的变迁。
开头用"一叶黄"点明秋天,落叶飘零的湘潭城里,商旅(贾胡)的踪迹透着凄凉,暗示漂泊的艰辛。接着镜头转到市井中:抱着琴想换酒喝的异乡客、敲鼓开船的陌生船夫,形形色色的人匆匆擦肩而过。楚地女子和越地商人混杂,淮盐和浙钞(古代纸币)价格浮动,这些细节像纪录片般还原了当时贸易市场的热闹。
但在这喧嚣中,诗人却像个局外人。他说"尘埃市井无人识",仿佛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最后他独自在江边洗脚,眺望远方,这个动作既带着疲惫,又含着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就像现代人加班后站在天台发呆,既有对现实的疏离感,又保留着对远方的期待。
全诗妙在把"热闹"和"孤独"这对矛盾体完美融合:市井越嘈杂,越反衬出异乡人的寂寞;物质交易越频繁,越显得精神世界的荒芜。这种穿越时空的共鸣,正是它打动人的地方。
乐雷发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