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 其六
当官自慵懒,不勤判文案。
寻常打酒醉,每日出逐伴。
衙日唱稽逋,佐史打脊烂。
更兼受取钱,差科放却半。
狂棒百姓死,荒忙怕麦散。
赋敛既不均,曹司即潦乱。
啾唧被人言,御史秉正断。
除名仍解官,告身夺入案。
宅舍不许坐,钱财即分散。
路人见心酸,傍看罪过汉。
一则耻妻儿,二则羞同伴。
无面还本乡,诸州且游观。
寻常打酒醉,每日出逐伴。
衙日唱稽逋,佐史打脊烂。
更兼受取钱,差科放却半。
狂棒百姓死,荒忙怕麦散。
赋敛既不均,曹司即潦乱。
啾唧被人言,御史秉正断。
除名仍解官,告身夺入案。
宅舍不许坐,钱财即分散。
路人见心酸,傍看罪过汉。
一则耻妻儿,二则羞同伴。
无面还本乡,诸州且游观。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描绘了一个贪官的下场,生动得像在看一场讽刺剧。
开篇直接画出一个懒官形象:上班摸鱼不干活,整天喝酒泡兄弟。衙门点名时让手下顶包("佐史打脊烂"指手下被打得皮开肉绽),自己收受贿赂,把该收的税偷偷免掉一半。对待百姓像疯狗一样乱打("狂棒百姓死"),收税时又手忙脚乱像怕麦子撒一地。
这种胡乱收税导致衙门乱成一锅粥,终于被人举报。御史(古代纪委)铁面无私地处理:撤职查办、没收官凭、抄家充公。路人看见这贪官落魄相都摇头,他自己更惨——老婆孩子觉得丢人,哥们儿都瞧不起他,老家没脸回,只能在外地流浪。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每日出逐伴"(天天鬼混)、"荒忙怕麦散"(收税像端不稳的簸箕)这种生活化比喻,让贪官丑态跃然纸上;二是结局的"社会性死亡"比法律惩罚更狠——当一个人被家庭、朋友、家乡全方位抛弃,这才是最重的惩罚。这种"让贪官社死"的写法,在今天看来依然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