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族伯母张孺人联
当年入室抚遗孤,男仅成童,女犹在抱,萱堂几度费恩勤,读蓼蓼者莪,方知慈母苦心,朝夕拊循非易易;
此日联舆归寿域,长媳随侍,次子偕行,蒿里一声增感痛,念萋萋宿草,只得家人聚首,晨昏定省永依依。
此日联舆归寿域,长媳随侍,次子偕行,蒿里一声增感痛,念萋萋宿草,只得家人聚首,晨昏定省永依依。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位伯母(张孺人)生前的付出和离世时的场景,表达了家人对她的深切怀念。
上联回忆伯母生前的艰辛:当年她来到这个家庭抚养失去父母的孩子("遗孤"),男孩刚十来岁("成童"),女孩还是需要抱在怀里的婴儿。她像萱草(象征母亲)一样多次费心照料,就像《诗经》里"蓼蓼者莪"描写的那样,现在才真正理解她作为慈母的苦心,日夜照顾孩子实在不容易。
下联描写她离世时的情景:如今灵车("联舆")载着她前往墓地("寿域"),大儿媳跟随照料,二儿子也一同送行。送葬时的哀乐("蒿里")让人更加伤感。看着墓地茂盛的草("萋萋宿草"),家人只能聚在一起思念她,今后早晚请安问候("晨昏定省")时,永远都会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
全联通过生前和离世两个场景的对比,突出了伯母作为抚养者的伟大,以及家人对她的感恩与不舍。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照顾孩子、送葬场景)和自然意象(萱草、宿草)来表达深沉的情感,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失去亲人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