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浮园

多少名园付劫灰,春浮花木独长开。门临碧水烟霞绕,路夹苍松猿鹤来。

石槛迂回萦古藓,竹林深浅隐高台。乱馀相对幽岩壑,翻惜当年鼓乐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经沧桑却依然生机勃勃的园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和对往昔繁华的感慨。

首联用"多少名园付劫灰"开篇,暗示许多著名园林都已毁于战乱,而"春浮花木独长开"则突出这座园林的特别——它奇迹般地存活下来,花草树木依然茂盛。这种对比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园林美景:大门对着碧绿的湖水,周围云雾缭绕;小路两旁是苍劲的松树,猿猴和仙鹤自由来去。石栏杆上爬满古老的苔藓,曲折蜿蜒;竹林深处若隐若现地藏着高台。诗人通过"碧水""苍松""古藓""竹林"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情感升华:在战乱后的岁月里,面对这幽静的山谷,诗人反而怀念起当年热闹的鼓乐声。这里透露出复杂的心境——既享受当下的宁静,又对逝去的繁华时光感到惋惜。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劫后余生"的感慨。园林就像一位历经磨难的长者,虽然身上带着岁月的痕迹(古藓、石槛),却依然保持着生命力(花木长开、猿鹤来去)。诗人通过这座园林,其实是在诉说:美好的事物或许会暂时被破坏,但真正的美永远能重新绽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