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和仲蟠二首 其一

开缄豁豁皱眉舒,一首新诗酒一壶。
寒食禁烟春已半,佳人倾国态悬殊。
园荒不减游群鹿,才尽应悲短续凫。
有墨牡丹君种否,乡邦能借一畦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朋友来信时的轻松愉悦,以及春日里的闲适生活与淡淡愁绪。

开篇写诗人拆开朋友来信时眉头舒展的开心模样,一边读诗一边喝酒的惬意场景。寒食节禁火的习俗暗示时间已到春末,诗人用"佳人倾国"的比喻形容春天美景的惊艳,但"态悬殊"又透露出这种美难以常驻的遗憾。

中间四句展现诗人闲居的生活画面:荒芜的园子里仍有鹿群嬉戏,暗喻虽然环境简陋但生机不减。"才尽应悲"像是自嘲文思枯竭,就像传说中只能短距离飞翔的野鸭,流露出些许文人常有的创作焦虑。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俏皮地向朋友讨要墨牡丹(一种黑色牡丹)的种子,问能不能在家乡借块地来种。这个生活化的请求既表现了朋友间的亲密,又透露出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墨牡丹在当时是珍贵品种,种它既能赏玩又显品味。

全诗就像春日里的一封家常信,把收信的喜悦、喝酒读诗的闲适、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以及朋友间互相打趣的温馨都揉在一起,让人看到古代文人既有风雅情趣又接地气的生活面貌。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