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职场打拼多年的人,在秋天突然想放下工作去追寻内心热爱,却又陷入矛盾的心理状态。
开头两句说"本来想趁着秋高气爽去山里寻找诗意,但公务员的身份让我不得不收起这份冲动"——用现代话说就是"想辞职去旅行,但房贷让我不敢任性"。这里"薄宦"指微薄的官职,说明诗人官职不大却束缚身心。
中间四句是自我调节的过程:先是想借酒消愁(就像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喝点小酒),后来发现不如写诗更能振奋精神。想到荒山小径和功名未就,就像中年人看着下班路上的落叶感叹"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
最后两句最精彩,诗人用"孤芳自赏的野花"和"深林里的香草"自比,表面说甘于寂寞,实则带着几分骄傲——虽然不被理解,但我的品格就像深山里的兰花一样高贵。这种"躺平中带着清高"的心态,特别能引起现代社畜的共鸣。
全诗妙在把职场倦怠写得既真实又优雅,没有抱怨而是用自然景物来比喻,让读者在"想躺平又不能完全躺平"的矛盾中找到诗意。就像我们刷着朋友圈美景叹气时,突然发现有人把这种心情写成了诗。
唐仲友
(1136—1188)宋婺州金华人,字与政,号说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为西安主簿。三十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建康府学教授、秘书省正字。上万言书论时政,孝宗纳之,召除著作佐郎,出知信州、台州。治政理财颇有建树,为学多与朱熹相左。后为朱熹劾罢。归而益肆力于学,著述颇丰。有《六经解》、《诸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九经发题》、《陆宣公奏议解》、《天文详辨》、《地理详辨》、《愚书》、《说斋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