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二

三落冬冬鼓。
记今宵、十年师友,剪灯而语。
酒映须眉人欢喜,那更三星在户。
簿醉也、平生堪数。
廉让泉清曾共饮,古之人、默默心相许。
荼与荠、孰甘苦。
茫茫何处吾乡土。
念江南莺花风月,可成宾主。
介母莱妻同此愿,促买半山荒墅。
偕隐者、久安贫窭,仕宦人生须自量,再因循、可有丝毫补。
难道是、匆匆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和十年老友深夜畅谈的场景,充满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上片用"三更鼓声"开篇,带出深夜长谈的氛围。老友重逢,在烛光下喝酒聊天,胡子都被酒映红了。他们回忆起一起喝过清泉的往事,用"荼荠谁更苦甜"的比喻,暗示人生选择没有绝对好坏。

下片转向对未来的思考。作者感叹故乡遥远,江南风景虽好却难回去。他提到"介子推母亲"和"老莱子妻子"的典故,表达想和朋友一起隐居的愿望。最后几句很实在:做官要量力而行,再拖延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成就,难道要这样匆匆过完一生吗?

全词亮点在于:
1. 用喝酒聊天的温馨场景,带出严肃的人生话题
2. 典故用得自然,不显晦涩
3. 最后几句像朋友间的掏心话,特别打动人
4. 既有诗意美感,又有现实思考

本质上是在说:人到中年,是该继续追求功名,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个古今相通的问题,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