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韵得名字①
蜀学擅天下,马王先得名。
簧如巧言语,于道⑴盖小成。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
斯文大一统,欻使圣域清。
富贵尽在我,绂冕非所荣。
旁皇天禄阁,聊亦观我生。
怀哉不能归,旧宅荒榛荆。
寂寞竟谁顾,正路今莫行。
使君蓬莱仙,弭⑵节归赤城。
门无俗宾客,家有贤父兄。
慨念此耆老,不登汉公卿。
临池一樽酒,尚友千载英。
并⑶呼严与李,月旦共细评。
区区可无憾,彼重适我轻。
朅来成都市,尘土污冠缨。
古人不可见,见此眼自明。
请为怀古诗,玉振而金声。
簧如巧言语,于道⑴盖小成。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
斯文大一统,欻使圣域清。
富贵尽在我,绂冕非所荣。
旁皇天禄阁,聊亦观我生。
怀哉不能归,旧宅荒榛荆。
寂寞竟谁顾,正路今莫行。
使君蓬莱仙,弭⑵节归赤城。
门无俗宾客,家有贤父兄。
慨念此耆老,不登汉公卿。
临池一樽酒,尚友千载英。
并⑶呼严与李,月旦共细评。
区区可无憾,彼重适我轻。
朅来成都市,尘土污冠缨。
古人不可见,见此眼自明。
请为怀古诗,玉振而金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四川学术文化为背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开头说四川的学问闻名天下,马、王两人最早出名,但他们像花言巧语的艺人,在真正的学问上成就不大。而扬雄(子云)虽然出现得晚,却像挥鞭远行一样追求高远理想,他的学问统一了思想界,让学术领域变得纯净。
接着描写扬雄不看重富贵荣华,宁愿在天禄阁默默研究学问。可惜他的旧居已经荒芜,正派学问如今无人问津。这里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然后转到"使君"(一位官员)身上,说他是像蓬莱仙人般高雅的人物,家里没有俗气的客人,只有贤能的家人。作者感叹这样的贤人没能当上大官,但他们在饮酒赏景时能与古代贤人精神相通,和严君平、李弘范这样的高士谈古论今,这种精神境界比当官更可贵。
最后写作者来到成都,看到世俗的喧嚣污染了文人雅士的衣冠,虽然见不到古人,但通过使君这样的人就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高尚。全诗以"请让我写下这首怀古诗,让它像美玉黄金般发出清越的声音"作结,表达了传承高尚精神的愿望。
全诗通过对比投机取巧者与真正学者、世俗追求与精神境界,赞美了使君父子这样淡泊名利、崇尚学问的人物,体现了作者对纯粹学术和高尚品格的向往。
李焘
(1115—1184)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