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住在温州雁荡山的人回忆往事的情景,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家住温州雁荡巅,归帆曾载买山钱"说的是:我家住在高高的雁荡山顶,当年乘船回家时还带着买山的钱。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主人公住在风景优美的雁荡山,二是他曾经外出赚钱,带着积蓄回乡。
后两句"江山寂寂芦花白,好似今朝纸上船"写得特别有意境:眼前寂静的江山上芦花泛白,这景象就像今天在画纸上看到的小船一样安静美好。诗人把眼前的风景比作一幅画,既写出了景色的宁静优美,又暗示这幅《雁荡图》画得十分逼真传神。
整首诗通过"家-归-景-画"的线索,把对家乡的思念、往事的回忆和眼前的艺术欣赏完美融合。最妙的是最后把实景比作画作,既夸赞了画技高超,又表达了看画时勾起乡愁的复杂心情。语言虽然简单,但意境深远,让人读后能感受到那份对家乡山水的深厚感情。
柴随亨
柴随亨(一二二○~?),字刚中,号瞻岵居士,江山(今属浙江)人。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柴随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