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雪(一作陈伯材诗)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一场雪,用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春雪的灵动之美。

前两句"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像两个特写镜头:月光照在女子梳妆的楼台上,雪花像花瓣一样随着歌舞时扇子带起的风飘落。这里把雪花比作花瓣,既写出雪的轻盈,又暗含春天的气息。

后两句"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用了拟人手法,说春雪像是嫉妒梅花和柳树抢了早春的风头,故意在早春时节飘落,要与它们争艳。这个想象非常有趣,把春雪写成了一个爱美争宠的小姑娘。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
1. 视角独特 - 不直接写雪,而是通过月光、楼台、歌舞等场景来衬托
2. 比喻新颖 - 把雪比作花瓣、把自然现象人格化
3. 意境清新 - 短短20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早春雪景图

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把常见的春雪写得妙趣横生,让人读来会心一笑,感受到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美好。

陈子良

陈子良(公元?-632年),字不详,吴人。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在隋时,任军事统帅杨素的记室(掌章表书记文檄的官员)。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学士。子良著有文集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