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杂吟 其一

南出蛾螂塘,记险从此始。
山脉悉联络,形若臂使指。
又如骏马足,一逸不能止。
峭根拔地生,危峰倚天起。
光含朝暾红,气积暮烟紫。
云开壁面削,雨过翠骨洗。
行人望不见,下马秋色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贵州山区险峻壮丽的自然风光,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开头两句点明作者从蛾螂塘向南出发,正式进入险峻山区。随后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山脉像人手臂指挥手指一样自然连贯,又像骏马一旦奔跑就停不下来,形象地表现了山脉连绵起伏的动感。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山势的险峻:陡峭的山根像从地里拔地而起,高耸的山峰仿佛靠着天空。早晨阳光把山染红,傍晚雾气让山色变紫,通过色彩变化展现山景的绚丽多彩。

接着描写天气变化时的山景:云散时山壁像被刀削过一样陡峭,雨后山色像被洗过的翠绿骨头般清新。这些比喻既新奇又贴切,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山的险峻和雨后清新的质感。

最后两句写行人的渺小:在茫茫秋色中,行人小得看不见,只能下马驻足。通过对比突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敬畏之情。

全诗用富有动感的语言,通过比喻和色彩描写,把静态的山写得活灵活现,展现了贵州山区既险峻又美丽的独特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壮美景色的惊叹和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