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好友刘须溪的作品,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人生感慨。
开头两句"早日惊吴洛,馀年畏有闻"写作者听到朋友去世消息时的震惊和悲痛——这么早就突然离世,让活在世上的我感到害怕听到这样的消息。这里用"吴洛"代指江南地区,暗示朋友去世的地点。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逝者生前的遗憾。"蹉跎臣结策,流落大苏文"说朋友像古代怀才不遇的臣子一样,空有治国良策却无处施展;像苏轼的文章一样才华横溢却遭遇流放。后两句"世外风流尽,人间论议分"则写朋友去世后,他超凡脱俗的风采消失了,而世人对他却褒贬不一。
最后两句"岂无千载泪,不得洒公坟"是最动人的部分:我怎么会没有流不尽的泪水呢?只是遗憾不能亲自到你的坟前祭奠。这里用夸张的"千载泪"极言悲痛之深,而"不得洒公坟"的遗憾更增添了哀伤的真实感。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既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又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更流露出真挚的悼念之情。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想哭却无处可哭"的遗憾,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痛。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