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江上漂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开头两句“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是说作者刚刚离开越地(今浙江一带)的山岭,又到了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水边,在寂寞的江湖漂泊中,不禁想起了故乡的老家。这里用“越岭”“吴湄”两个地名,点明了漂泊的路线,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和孤独。
接下来两句“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是借古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鹦鹉赋》是东汉祢衡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鹧鸪》诗是唐代郑谷的名作,描写了离愁别绪。作者用这两篇作品,暗示自己也有类似的感慨和忧愁。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这两句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暗指陶渊明,他喜欢菊花,象征隐居生活;后一句暗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作者似乎在说:现在栽种菊花(过隐居生活)是对的,但寻找桃花源(追求理想)自古以来就让人疑惑。
最后两句“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是说:趁着兴致还在,不要停下月下的小船;辋川(唐代诗人王维隐居的地方)的美景正等着像王维那样的高人。这里作者以王维自比,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旅途中的所见所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想要归隐的心情。诗中用了很多历史典故,但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让普通的漂泊之旅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