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秋日偕大姊瑞芬三妹诵芬再游鸡鸣山

胜迹金陵莫与俦,鸡鸣山上再清游。
山瞻天阙双峰瘦,水涨元湖一叶浮。
草绿埭城兴替恨,脂胭窅井古今羞。
几人到此醒尘梦,独对斜阳感不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姐妹重游南京鸡鸣山的所见所感,充满历史沧桑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写鸡鸣山是南京最值得游览的景点,这次和姐妹再来游玩。用"莫与俦"(没有能相比的)突出鸡鸣山的独特魅力。

中间四句具体写景: - 远望紫金山双峰瘦削("天阙"指紫金山) - 玄武湖("元湖")水面涨起,一叶小舟漂浮 - 台城("埭城")遗址草色青青,让人想起朝代兴衰 - 胭脂井("窅井")见证古今变迁,令人羞愧(指南朝陈后主在此亡国的耻辱)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 - 反问有多少游客能真正看透历史浮沉 - 自己独自面对夕阳,内心感慨万千

全诗特色: 1. 通过"瘦""浮""绿"等字眼,让静态景物充满动感 2. 巧妙选取台城、胭脂井等历史地标,自然引发兴亡之叹 3. 结尾的"斜阳"既是实景,也象征历史余晖,余韵悠长 4. 姐妹同游的温馨与历史沉思形成微妙反差,更显深沉

诗人用寻常的秋日游记,承载了厚重历史思考,展现了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