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夜宿玄墓山圣恩寺

铿杖花中暂一停。
向无生处寄劳生。
云随客路衣犹润,月入僧寮户不扃。
鱼呗寂,凤团清。
山楼一榻面湖横。
不知换劫今何世,卧听松涛作雨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夜宿寺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禅意和人生感悟。

上片写傍晚入寺的情景:
"铿杖花中暂一停"——拄着拐杖在花丛中稍作休息,拐杖敲地的声音清脆可闻。这一停不仅是身体的休息,更是心灵的驻足。
"向无生处寄劳生"——来到这远离尘嚣的寺庙(无生处),暂时安放自己疲惫的身心(劳生)。"无生"是佛教术语,指超脱生死烦恼的境界。

中间写寺庙环境:
"云随客路衣犹润"——山间云雾缭绕,打湿了游人的衣衫,说明山路幽深。
"月入僧寮户不扃"——月光照进僧房,房门却不用上锁,体现寺庙的清静无为。这两句一动一静,勾勒出空灵的山寺夜景。

下片写夜宿感受:
"鱼呗寂,凤团清"——僧人诵经声(鱼呗)渐渐停息,喝着清茶(凤团是宋代名茶),环境越发宁静。
"山楼一榻面湖横"——躺在山寺小楼的床榻上,正对着远处的湖泊,视野开阔。

结尾升华:
"不知换劫今何世"——听着松涛声,恍惚间忘却了尘世变迁。"劫"是佛教时间概念,极言世事变化之大。
"卧听松涛作雨声"——把松涛声错听成雨声,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如梦的禅理。松涛本是自然之声,但在静心聆听时,却能引发无限遐想。

全词通过"停杖-入寺-夜宿-听松"的线索,展现了一个疲惫的现代人(虽然作者是古人,但这种感受古今相通)在自然与禅境中获得心灵慰藉的过程。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那种暂时忘却烦恼、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正是许多现代人在忙碌生活中渴望而难得的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