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应山三字古,华堂卓秀一峰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壮丽的山水建筑画面,用简单的语言传递出深远意境。

前两句"高阁应山三字古"中,"高阁"指高大的楼阁,"应山"是说楼阁与山峦相互呼应。诗人用"三字古"形容建筑上的题字,既点出年代久远,又暗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短短七个字就勾勒出古建筑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之美。

后两句"华堂卓秀一峰尊"中,"华堂"指华丽的厅堂,"卓秀"形容挺拔秀丽,"一峰尊"则赋予山峰以尊贵气质。诗人通过拟人手法,让山峰仿佛一位尊者,与华美建筑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壮美景象。

全诗最妙处在于:
1. 动静结合:静止的建筑与巍峨的山峰形成巧妙呼应
2. 大小对比:人工的"高阁""华堂"与自然的"山""峰"相得益彰
3. 古今交融:古老的题字与永恒的山水共同诉说时光的故事

诗人用极简练的文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人雅士精神世界的窗口,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的美学追求。

刘裳

刘裳(清乾隆《安福县志》作棠),安福(今属江西)人。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曾预解试(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