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雨之夜,诗人辗转难眠的孤独心境。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却传递出深刻的情感。
第一句"雨作寒声落枕边"通过雨声的"寒"字,既写出了秋雨的凉意,又暗示了内心的孤寂。雨滴仿佛就落在耳边,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那个夜晚的寒冷氛围。
第二句"搅人愁绪不成眠"直接点明是愁思让人无法入睡。这里的"搅"字用得特别生动,把无形的愁绪比作有形的搅动,让读者能想象愁思如何翻腾不息。
后两句道出了更深层的原因:不是因为夜晚独处难以打发时间,而是害怕看到秋风带来的萧瑟景象。这里用"怕"字点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万物凋零的敏感和忧虑。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的雨夜失眠场景,写出了人人都能体会的孤独感
2. 把抽象的愁绪用具体可感的"雨声"、"秋风"来表达
3. 层层递进,从表面现象写到内心深处的恐惧
4. 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让读者在简单字句中感受到复杂情感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而是通过雨声、失眠、秋风这些具体事物,让读者自己体会到那份难以言说的孤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陈元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