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梅一株兼红白两色 其二

槎枒谁植瓷盆中,一株分接夸神工。
乍讶红罗亭畔过,忽疑玉照堂前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盆嫁接而成的奇特梅花,红白双色同株,展现出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精妙。

前两句用大白话讲:是谁把这样枝干嶙峋的梅树栽在瓷盆里?原来是通过嫁接技术让一株梅树开出两种颜色,这手艺真是绝了!"槎枒"形容梅枝曲折苍劲的姿态,"神工"直接点赞园艺师的高超技艺。

后两句是诗人的心理活动:刚看到红色梅花时,还以为自己误入了挂满红绸的亭台;转眼看见白梅,又恍惚置身于白玉照亮的厅堂。这里用"红罗亭"和"玉照堂"两个富丽堂皇的比喻,把红梅的热烈和白梅的清雅都写活了。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两句的"乍讶"、"忽疑",就像我们突然看到惊人事物时那种"哇!"的惊叹感。诗人用这种瞬间的错觉,把见到双色梅时的惊喜生动地传递给了读者。这种嫁接技术在当时很新奇,就像我们现在看到转基因花朵一样令人称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