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把神剑的传奇故事,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感。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将军的宝剑在青色山崖上磨砺很久,石壁都磨出了痕迹。当宝剑出鞘试锋芒时,竟把巨石劈成两半,裂开的石头像门柱般倚在两山之间。这里用"断石倚两山"的夸张手法,突出宝剑无坚不摧的威力。
后四句转入神奇色彩:劈开的石头倒映在碧绿泉水里,剑光竟能照亮天上的星辰(斗牛指北斗星和牵牛星)。最妙的是结尾——直到现在,外族侵略者经过此地,光是看到这道剑痕就吓得浑身发抖。这里用"目顾骨先寒"的生理反应,侧面烘托宝剑的震慑力。
全诗核心是通过宝剑的传说,歌颂保家卫国的英雄精神。那把劈开山石的宝剑,象征着守护疆土的军事力量;胡虏望而生畏的描写,则暗含对国防强大的期许。诗人用石头、泉水、星光等自然景物作陪衬,让虚幻的传说显得真实可感,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非常高明。
陈景肃
陈景肃,字和仲,漳浦(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知仙游县。迁知南恩州。召为知制诰,以秦桧故不拜。改知台、湖等州。二十五年桧死,复知制诰。卒,谥廉献。有《石屏撷翠集》,已佚。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六有传。今录诗三首。